2025-08-18 14:03:13头条10阅读
央视曝光直播间卖和田玉骗局的主要手段及乱象如下:
原料造假与化学处理:
以次充好:不法商家用青海料、韩料等低成本玉石,通过滚筒机磨光修型、化学药剂染色漂白,伪装成高端和田玉籽料。例如,河南南阳石佛寺镇的“榆树庄市场”中,假籽料通过化学药剂染色后售卖,成本仅几十元,直播间价格却翻数十倍。
外观伪装:阿富汗玉因外观与和田玉相似,被混入销售。商家用十几元的阿富汗玉配假证书,直播间标价高达数百元甚至上千元。
伪造鉴定证书:
虚构机构:商家通过虚构的“国石珠宝首饰检验检测中心”出具假证书,每张成本仅2元,半小时内“快速出证”,且支持扫码验真。但该机构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无任何登记信息。
证书与实物不符:消费者收到的证书标注颜色、质量、折射率等信息,实则为批量生成的虚假数据,与玉石实际品质无关。
直播间剧本式欺诈:
假砍价戏码:主播与摊主提前商量底价,直播中通过激烈争执、虚假砍价吸引观众。例如,“大梦和田”直播间中,摊主悄悄向主播伸出两根手指暗示底价200元,但主播在直播中声称“为粉丝争取到660元优惠价”。
自导自演:部分主播将自己的货品交给摊主配合表演,谎称“摊主货品”,通过虚假交易制造“捡漏”假象。如“万美珠宝”主播承诺用13.4万粉丝账号为摊主宣传,实则售卖自己的货品。
虚假宣传与疗效炒作:
夸大功效:商家宣称玉石含“血红蛋白元素”“铁离子”等,能清理人体“脏东西”、调理五脏六腑,甚至针对特定人群(如50岁以上女性、未坐好月子的女性)进行营销。例如,“百百福珠宝”直播间称产品为“清道夫”,佩戴颈部可覆盖五脏六腑。
伪科学话术:通过编造“外国商人急售”“翻译协助压价”等剧本,增强消费者信任感。如“旺尔珠宝”直播间中,员工扮演外国商人说福建方言,高管客串翻译,实为内部人员配合表演。
产业链化运作与逃避监管:
分工明确:从原料造假、证书伪造到直播销售,形成完整黑色产业链。造假商家坦言,真和田玉因价格高销量低,而“科技处理”的低端料更受欢迎。
跨平台作案:除河南南阳外,广东四会、江苏东海等地也曝光类似骗局。例如,四会市“玉满江河珠宝店”通过多个直播间全国排名前十至二十,日均销售额巨大。
消费者维权困境:
鉴定成本高:真和田玉籽料手镯市场价至少5万元起,而直播间几千元的“籽料”多为染色俄料或韩料。消费者需自费100-300元送检权威机构才能识破骗局。
平台处理不力:部分消费者投诉后,平台仅提出“10元补偿”或退货退款,拒绝“假一赔十”诉求,维权之路困难重重。
1833918689@qq.com 粤ICP备2023084229号-3
© 2025 www.gdmydm.com Theme by vfed 3.1.5